那些曾经你买不起的表,现在都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小霸王的破产风波引起了热议。
小霸王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忆。玩着小霸王长大的人,即使现在拿着最新的手机玩《王者荣耀》,也偶尔会在深夜怀念那段单纯、快乐的时光。
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些物件寄托着一代人的回忆,带着时代的印记永远烙在了人们的心中。就像小霸王一样,即使日后使用上了更先进、更好的产品,也永远抹除不了内心的这枚朱砂痣,这片白月光。
手表也是如此。
混迹表圈的中年表友,可能已经过手了无数劳力士、欧米茄甚至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朗格、RM等绝世豪表,但心中最怀念的,还是年轻时第一次买到一枚上海牌、东方牌手表,睡觉时也不舍得摘的那种幸福的滋味。
生活在小霸王年代的人,戴的都是什么手表?
要回忆这段历史,首先要从改革开放说起。那时候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手表等物件不再需要凭票购买,民间开始流行"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四样东西,是富裕人家的象征。
因为没啥外国品牌竞争,手表以国产的"上海牌"最为出名,知名度跟现在的劳力士差不多。
另外,那个时候戴手表是身份的象征,不管戴的是什么表。不像现在,无论贫富,买只手表都不是难事。举例而言,那时一块上海表要几百元,而普通工人的工资不过十几元。
因此,那时的人们总喜欢有事没事卷起袖子,将手腕举得高高的来看时间。甚至大冬天也可以把左手袖子缩起,就为了炫一炫自己的表。
不过总体而言,那个时候的手表还是实用性与装饰性并重。因为除了手表,时人并没有很可靠的渠道获知时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连电视也不一定有,要看时间,还是得靠传统的钟表。
有的表友甚至表示,当年的高考也是没有时钟的,同学们只有靠自备手表来获知时间。他第一次高考时,家里没钱买手表,只能靠直觉估计时间;后来复读再考,终于戴上了攒钱买的手表,也成功考上了大学。
如上文所说,那时的大陆市场,最出名的是上海表,其余品牌也多为国表,外国品牌并不多。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有一些敢于尝试的外国手表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例如"梅花"、"雷达"等,都先后爆红一时。
其中,雷达表的爆红是中国大陆手表圈的一个分水岭。雷达表于70年代末进入大陆,恰好那时彩电在大陆开始流行,雷达表不惜代价在彩电上大打广告,一炮而红,快速占据了当时大陆的高端手表市场。
但雷达表的热销也让当时的大陆表友们开始关注国外手表品牌,为劳力士、欧米茄的进入打开了道路。
80、90年代,劳力士等知名外国表在大陆市场声名鹊起。港片的流行又来了一波推波助澜,影片中的大佬们对劳力士的偏爱,深刻影响了一代大陆人的玩表心态。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大陆人的购买力迅速提高,市面上高、中、低价位的手表品类也越来越齐全。手表不再是稀罕物,人们玩表越来越注重品牌。
梅花、雷达、英纳格、东方双狮、劳力士、欧米茄等,都是当时备受追捧的外国品牌。当然,上海牌等国表也依然维持着相当的地位。
但就和小霸王一样,无论什么东西都逃离不了盛衰无常。再璀璨的烟花,都要经历从升起、绽放、极尽辉煌,到飘散、凋零、沉寂的过程。
在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品牌,现在很多已经不复往昔。上海牌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梅花、依波路、英纳格颠沛流离,东方双狮转向亲民方向……唯有雷达、劳力士、欧米茄等仍屹立如初。
就像曾经拥有一部小霸王就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孩子王,如今拥有一部iphone也稀松平常一样;一些手表,也褪去了曾经耀眼的光环,从神坛上走入了人间。
但相信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份快乐。那一份为一张小霸王游戏卡高兴一年的快乐,那一份躲在被窝里看7块钱的电子表夜光能看一晚上的快乐,那份铭记着无尽纯真的快乐。
只不过,有些东西,永远只能停留在岁月里。
结尾,我突然想起了一件故事。
在八九十年代的大陆,友谊商店作为难得的有外国货的店铺,红极一时,吸纳了无数青春靓丽的优秀女孩做店员。
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网购、境外购大行其道,友谊商店风光不再,从门庭若市变为门可罗雀,店里驻守的少女两鬓也渐染霜白。
有人走进店里,想记录这一历史的变迁。驻守几十年的店员阿姨喃喃说道:"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怎么没人来了呢?"
是啊,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怎么就消逝在岁月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