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xiangshui.com网站

工匠精神|王泽生:坚持一生做一事,一事学一生

发表于:2024-11-21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1日,近日 名匠有幸跟王泽生老师进行一个专访,匠人走进这位为了弄清楚"钟表"两个字,伏案钻研四十余年的老师傅,一起来听听他背后丰富精彩的钟表人生。当天,王师傅穿着一件天蓝色的"首都治安志愿者"的志愿者T恤,
近日 名匠有幸跟王泽生老师进行一个专访,匠人走进这位为了弄清楚"钟表"两个字,伏案钻研四十余年的老师傅,一起来听听他背后丰富精彩的钟表人生。

当天,王师傅穿着一件天蓝色的"首都治安志愿者"的志愿者T恤,显得十分和蔼可亲。得知要拍照做专访,王师傅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没想到要拍照。随之落落大方地分享了他的钟表人生与钟表感悟。



1.王师傅您好,感谢您百忙里抽出时间接受访谈。我们得知精通制表工艺,是行业内的大师,请问您是因什么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呢?

我谈不上是大师,那都是别人給的称号。我从1973年人民解放军海军复员之后就分配到北京手表厂,那会儿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党和国家安排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且干就要干好。当兵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但进了手表厂就要准备干一辈子。

2.那这么算下来您接触手表的装配和维修已经有40多年,这一路走来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呢?

我在手表生涯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在手表厂安装车间流水线的调游丝工序的时候,用眼过度。干到第五年的时候,左眼视力只有0.3,右眼1.2。由于视力原因不能适应在原工序工作了,车间主任安排我到流水四线当班长,带领30多人每个月要完成一万多只机械表的装配,那时的口号是,我的1%失误,到顾客手里就是100%的不合格。那会全班组人员上下齐努力,狠抓质量。手表质量最好,返修率最低的纪录就是我们班创造的。

后来厂里把统一机心的自动、日历、星期结构的新产品试装任务就安排在我们班进行,也是领导对我们的信任。

1980年在昌平镇公社手表装配厂开始讲机械手表的结构原理,1991年在北京表盘厂讲指针式石英手表结构原理,对于一个普通年轻工人也都是第一次。

2000年应聘加入到瑞士斯沃琪集团,在天梭品牌任技术代表,期间受到钟表王国瑞士制表氛围的熏陶,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手表的装配和维修技术有了长足的提高和进步。

2007年因工作调动进到中国钟表协会,经当时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正式挂牌,对钟表维修工这个技术含量高,但是从业人员大多文化底子薄的特殊群体进行培训、考核、评分、实际操作、评估等级,以期逐步规范这个行业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标准。协会上下共同努力,把这个新领域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也算是个第一次吧。

3.王师傅一直坚守在这个人们看起来较为枯燥的行业里,是什么让您这么坚毅,一直坚持到现在呢?

我是觉得干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好好干。干一辈子,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跟我们那个年代受到的社会教育,当过兵磨炼意志有关,但更大是受我父亲的影响。老父亲一辈子是做食品行业的,老人家到80多岁的时候把几十年积累的休闲小食品制作配方用两年多时间整理出来,手写了一本书。

父亲给我做了作了一个榜样,也是这样教导我。他说干什么都容易,滥竽充数最容易!但是要干好了,没有一样是容易的!要干一辈子学一辈子,还要努力学使劲钻,还有30%不知道,有些真是用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做好。

4.王师傅热衷把自己的钟表知识传播出去,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那么对于年轻一代您有什么寄望吗?

肯定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笑.jpg),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然社会没法儿进步。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心态都比较浮躁,希望他们能恢复咱们中国老的优秀的传统,勤劳聪明肯干。这一生做一事,一事学一生。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辈子爱一辈子。挺讲工匠精神的。

5.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查资料虽然很方便,但网上很多钟表知识内容参差不齐,对此您是怎么想的呢?

对这个我比较有看法。深圳钟表展期间在我签字售书的展位前,有个人看了我的书,问我这个能不能在网上看到,我说还没有。他说这么厚的书看起来多不方便啊,现在的人们都使用手机多方便。这种说法是很典型的。

虽然现在互联网信息爆炸,但巨大的信息量都是碎片化的,而且网上很多文章都是无责任的,即使是专业性的东西,也是良莠不齐,缺少定义准确的保证。

我觉得再怎么样,都要坚持继续看书,书的内容是系统性的,能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很多人天天看微信里面的心灵鸡汤,但真正吸收到的营养有多少,一年过去了也没多大差别。

真正是干货的东西需要下功夫学习,而不是看过就行。我希望能围绕工作,认认真真地读点书、认认真真地做点实事。

6.您写的这本《钟表营销与维修技术》非常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专业性,有人说感觉这是从未有过的钟表知识"盛宴",并且有"实用手册"的意思,对此您怎么看呢?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一定要有专业性、技术性,还必须具有科普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发行出版之前有人建议"XX大全","必读"等等的冠名,但我觉得世界之大,能全得了吗?360行,隔行如隔山,但同行不同路。我不给书做定义,把发言权交给读者,让读者去发表意见,让读者去评价。

这本书算是对自己一辈子工作的总结,也是向行业同仁的一个汇报。

7.像上面您说到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更要坚持踏实地做,现在举国提倡的"工匠精神"您是怎么理解的?

去年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了这个词,反响很大。我觉得是因为符合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不管干什么行业,就是要兢兢业业,踏实能干,苦干加巧干。这是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只要有这样的精神,各行各业都能做出成绩来。但如果只是苦干,那只是匠人,要提升到大师层次需要具备传播统筹的能力。运动员再优秀也只是运动员,而不是教练。

在我心底一直都深藏着四个字,叫"登峰造极"。我做事情一直在追求"做到极致,登到顶峰"。生活在那个年代再加上受到了家庭影响和教育,让我们坚定了一种想法:虽然这是平凡的一生,但要努力活出不平凡的精彩。

8.王师傅这边是一些网友对手表维修的问题,戴了几年的机械表,有哪些配件是一定要换的?

其实不管是机械表还是石英表,还是要修要更换的,尤其是那些防水的部件。即使防水的性能还能保持,但这些胶圈都是有一定的寿命的。没有到最坏的程度也会存在隐患。两年以后就应该去检查或更新了。

编后语:这次的专访让匠人感触良多,在现代喧嚣浮躁的背后,还有很多人沉着、耐心、把工作当做一种追求。毛爷爷时代流行一句话:"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匠人觉得能用来总结这种精神追求。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希望我们亦能向王师傅学习这样的精神!

(匠人: 名匠小编的自称)

2022-08-03 22:45:45
0